-
财经-2019年9、10、11、13期-PDF杂志
《财经》经历10年的稳固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新闻刊物。 《财经》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进程,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决策的重要动向和资本市场建设重点事件;亦关注海外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并通过记者现场采访获取第一手资讯。以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10.9k
- 0
-
财经-2019年3、4期
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财经 2019年3期.pdf 财经 2019年4期.pdf- 16.2k
- 0
-
《财经》2017年25、27、28、29期
比特币跟大多数货币不一样,比特币不依赖特定的机构发行,它根据一种算法大量网上“挖矿”而产生,它有去中心化的“账本系统” 最近很多朋友在讲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有的说是信用,有的说是可信承诺,有的说是支付需要,有的说是交换需要。 还有一些朋友在讲货币的来源是什么。有的说是间接交换之需,有的说是国王硬塞给臣子的借条,有的说是只要对某物有信任即可,比如太平洋雅普岛居民的石币。 链接:https://pan.…- 7.9k
- 0
-
-
《财经》2017年21、22期
北京沙尘暴的源头何以被成功治理?治理者如何获得联合国肯定, 又如何开创了实践出真知的沙漠经济学? 9月6日至15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举行。会议期间的9月11日,联合国发布了全球首部沙漠生态财富报告,中国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成为报告唯一的样本。 2013年9月23日,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执行秘书长吕克尼亚卡贾手中接过“全球治沙领导者”奖牌。 …- 7.4k
- 0
-
《财经》2017年19期
债务问题是当前困扰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有效化解债务,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也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债务问题是存量问题,但其实更多反映了增量问题,也即经济的增长问题。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会存在债务问题,但其严重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存量债务的高低,另一方面更取决于经济增量能否覆盖存量,也即新肉能否补旧疮,能否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解决债务问题化解债务风险 链接:http://pan.baidu.com/s/1bo…- 6.3k
- 0
-
《财经》2017年18期
“灰犀牛”最近成为人们议论的热词,人们用它来形容中国经济中趋势性风险,而地方债风险就被视为中国经济面临的几头灰犀牛之一。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强调守住不发生金融系统性风险底线的时候,也把防范和化解地方债风险列为重中之重。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视表明,中央已经认识到中国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与当前财政体制之间的关系。 链接:http://pan.baidu.com/s/1c2iwyY0 密…- 6.8k
- 0
-
《财经》2017年15、16期
日前社科院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全国约70%的人口已经实际进入城镇及其周边地带,这意味着我们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0%。对于期待城镇化红利能够成为引领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人们来说,这似乎多少是令人感到“意外”的。 链接:http://pan.baidu.com/s/1kUXrH9H 密码:4f6p- 6.9k
- 0
-
《财经》2017年11、13、14期
近来围绕金融去杠杆和金融监管人们众说纷纭。有论者认为实体经济不彰,回报率偏低,金融部门脱实入虚实属情非得已,由此导致资产价格泡沫高涨固然应该整治,但如果实体经济的扭曲一天不纠正,回报率一天不提升,则严监管也只能是扬汤止沸,很难将资金倒逼回实体部门,甚至有可能因为下手太重下药太猛而引发系统性危机。有论者反驳指出,分明是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够,一味逐利,资金虚投空转,大小金融机构杠杆循环往复层…- 7.8k
- 0
-
《财经》2017年1、2、7、8、9、10期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金融安全是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并指出要通过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科学防范风险来维护金融安全。 链接:http://pan.baidu.com/s/1dE2X4o5 密码:mwbl- 7.2k
- 0
-
《财经》2016年34、35、36期
美国财政部1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大幅减持413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债总额降至1.1157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创下自2010年7月以来的新低。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日本10月减持45亿美元,持债总额为1.1319万亿美元,日本当月超越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这也是日本年内首次成为美国的最大债主。 链接:http://pan.baidu.com/s/1dFaGCj3 密码:di1g- 10.1k
- 0
-
《财经》2016年31、32期
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胜出,颠覆了人们的预期。与6月底英国脱欧类似,特朗普胜选反映了金融危机以来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的割裂。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实行的无节制的宽松货币政策是主要原因之一。无限量的量化宽松表面上帮助经济走出低谷,但实际是富人得益、穷人受损、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撕裂挑战传统的经济共识与政治框架。 链接:http://pan.baidu.com/s/1skBUo…- 7.9k
- 0
-
《财经》2016年27、28期
当前,网约车地方立法引起很大争论,在诸多争论中,有关地方立法的合法性争论一直存在。笔者认为,网约车地方立法之所以面临合法性方面的极大挑战,主要是其立法的根本依据薄弱。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当前网约车地方立法是建立在“法律流沙之上”。 链接:http://pan.baidu.com/s/1geIswSF 密码:lbyy- 7.7k
- 0
-
《财经》2016年26期
今年前三个季度已经结束,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增长压力,经济运行中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资产价格泡沫问题、债务问题、汇率问题等等。 自年初以来通过拉抬房地产市场实现向居民部门转移杠杆,固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负债,但其对居民消费能力的透支也不容小觑。 链接:http://pan.baidu.com/s/1cAAvy2 密码:569t- 7.2k
- 0
-
-
《财经》2016年第23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正在进入技术爆发期。机器人未来将越来越智能化,应用范围也将拓展到工业之外的服务领域,将给机器人产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而那些拥有独特技术的公司,无疑也将站在浪潮之巅。 链接:http://pan.baidu.com/s/1nvgzmSL 密码:gz3g- 8.1k
- 0
-
《财经》2016年第22期
滴滴和优步中国的合并,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市场最大的一起并购,这并非偶然。从2015年初起,中国互联网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并购高潮,产生了诸如滴滴与快的、滴滴与优步中国、58同城与赶集网、美团与大众点评网、携程与去哪儿等若干起并购案。 链接:http://pan.baidu.com/s/1nvJEmJv 密码:pdx8- 7k
- 0
-
《财经》2016年第21期
自1950年以来,土耳其发生过四次成功的军事政变,每一次发动政变的军方都扛起国父凯末尔主义的大旗,在文官政府脱离民主、世俗化的轨道时按下“重启”键,赶走政府,签订新的社会契约,之后军方退出。 链接:http://pan.baidu.com/s/1i4L7jfR 密码:f8m7- 8.8k
- 0
-
《财经》2016年第20期
对于今年入汛的洪涝灾害,气象专家早在2015年底就提出警告,起因是2014年9月以来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由于热带海洋温度偏高,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正常的大气环流被改变,就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 链接:http://pan.baidu.com/s/1bpE8cRd 密码:48kc- 6.9k
- 0
-
《财经》2016年第19期
从2015年7月10日宝能第一次举牌算起,万科事件持续已经整整一年; 从2015年12月17日王石公开表示不欢迎宝能做第一大股东算起,万科事件变成公众事件已近七个月。七个月来,博弈各方合纵连横,局势发展跌宕起伏,但愈演愈烈的剧情背后,却是万科这家社会公认的好企业一步步走向多输结局的危险趋势。 链接:http://pan.baidu.com/s/1jIrYe6y 密码:zsik- 7.5k
- 0
-
《财经》2016年第18期
与百度历次危机不同,魏则西事件带来了罕见的一边倒指责——包括官媒《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在内的大量媒体,对这家上市公司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批评。社交网络上,用户呼吁抵制百度,另一些人呼吁让谷歌回归中国。而一些中等规模的竞争对手,则借机发挥——一位网站CEO给李彦宏写公开信,称百度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流量入口,导致大量企业衰败。 链接:http://pan.baidu.com/s/1mhWnF2C 密码:rr…- 16.4k
- 0
-
《财经》2016年第17期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链接:http://pan.baidu.com/s/1pLzTw0b 密码:eha9- 8.2k
- 0
-
《财经》2016年第16期
宏观经济学是从需求和供给、长期和短期的不同角度出发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现实的GDP 增长路径,从理论上可以分解为两个构成部分:长期经济增长趋势和沿趋势线的波动。决定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即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的因素是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 链接:http://pan.baidu.com/s/1mipjThe 密码:1w5i- 7.1k
- 0
-
《财经》2016年第15期
这又是一个互联的时代。获得知识、资讯的成本从过去的几乎不可能到现在的可获得;资金的控制方式也改变了,过去主要靠个人的积累或向机构贷款,现在只要有好的商业模式,可以让全世界的每一个人向他投资;技术正在不断从封闭的系统往外溢出,全球性人才流动可以让一个门外汉公司迅速成为业内专家。 链接:http://pan.baidu.com/s/1i4ORdlj 密码:3y5f- 7.2k
- 0